目前,包括京津冀在内的全国多地均推出了系列环保限产政策,煤炭、钢铁、水泥、铸造、玻璃、陶瓷等房地产相关行业及造纸、包装、印刷业等均出现大范围产能关停。
增加规定,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一百吨以上,或者造成生态环境特别严重损害的,应当认定为后果特别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鉴此,《解释》第十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针对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实施下列行为,或者强令、指使、授意他人实施下列行为的,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论处:(1)修改参数或者监测数据的。
实施环境污染犯罪的单位和个人多是为了谋取不法利益,增设以上两项规定,让行为人得不偿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惩治和预防犯罪。二是突出对自动监测数据造假行为的惩治。对于危险废物的数量,可以综合被告人供述,涉案企业的生产工艺、物耗、能耗情况,以及经批准或者备案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证据作出认定。鉴于各类重金属在毒害性程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经从环境学和环境医学角度综合考量,《解释》明确,排放、倾倒、处置含铅、汞、镉、铬、砷、铊、锑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或者排放、倾倒、处置含镍、铜、锌、银、钒、锰、钴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十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四)明确了环境污染共同犯罪的处理规则。
环境污染犯罪行为可能同时触犯多个罪名,如无经营许可证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严重污染环境的,可能同时触犯污染环境罪与非法经营罪。环境影响评价对于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十二)加强基层基础能力建设。
(二十)加强环境风险管控。完善国家管控省、省管控市(州)、市(州)管控县(市、区)、县(市、区)管控企业的生态环境考核评估机制。加强城市水体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建设,将排水管网建设纳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和管网建设,建设污水处理厂下游尾水湿地,突出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开辟补水水源等综合措施,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大力开展人居生态、田园生态、采业生态、产业园生态、连廊生态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不断强化环境意识,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十八)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联动。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公益活动。(四)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详情如下: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环境质量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市、州党委和人民政府,长白山开发区、长春新区,扩权强县试点市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政府各厅、委和各直属机构,各人民团体: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形成有利于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的体制机制,全面完成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切实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实现建设美丽吉林的目标,制定如下指导意见。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建立持续性投入机制。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平台,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选树先进典型,推广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增强全社会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九)突出生态建设与保护。全面治理西部沙化、盐碱化土壤,深入推进河湖连通工程,增加沙化、盐碱化地区湖泡水量,为沙化、盐碱化土壤改良提供必要的水资源。(二十三)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建设农田生态隔离带,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加快划定畜禽禁养区,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对新、改、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施雨污分流,配套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以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为重点,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和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水源地、重要蓄滞洪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以全省东、中、西三大区域板块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长白山森林植被质量高、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富集、西部湖泊湿地密布和自然保护区众多的优势,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着力打造绿岛、绿心、绿洲连廊的生态空间,加快建设升级版野生动物繁育区、野生植物保护区、野生果实培育区,逐步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增加生态多样性,巩固和提升我省生态资源优势。落实企业自我管理责任,建立环保管理组织和队伍,明确环保管理责任,积极开展环境管理诚信自我评价,建立环境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切实提高企业自身环境管理水平。
积极争取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支持,以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为导向,深入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大力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推广节能环保产品应用,提升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生态是吉林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对于推动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坚持以新一轮振兴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充分发挥五个优势,强化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把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将生态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人民群众有明显的获得感,实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生态环境质量管理目标。市(州)政府要以辖区为重点,加强统筹协调,明确相关部门任务和责任。努力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生态文明意识,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
加大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向社会公布生态环境管理信息。通过采取造林治沙、碱地治理和草地恢复、碱性水高效利用等措施,加大西部沙化、盐碱化土壤治理力度,让黄白色的沙化、盐碱化土地变为绿色草地和高产良田。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促进广大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生态文明观,提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加大生态环境资源案件执行力度,对于涉及生态环境资源的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实施生态环境资源案件审理的专门化。
建设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组织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摸清全省土壤污染现状,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合理确定土地用途。着力解决乡镇、街道、社区和村屯生态环境失灵、失控、失管的问题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公益活动。加快淘汰生产区落后和过剩产能,推进工业企业烟气达标改造,全面启动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五、以固定污染源为重点,提升排污者自我约束能力(二十一)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号召和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二)完善健全工作机制。坚持以市(州)、县(市、区)等区域板块为重点,建立生态环保领跑者制度,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
落实企业自我管理责任,建立环保管理组织和队伍,明确环保管理责任,积极开展环境管理诚信自我评价,建立环境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切实提高企业自身环境管理水平。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明确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和工作任务目标,加强协调配合,合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排污者必须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禁止无证排污或不按许可证规定排污,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基层乡镇、街道、社区和村屯生态环境管理组织建设,大力推动乡镇、街道环保所、社区村屯环保窗口建设,建立并完善基层环保监督员管理制度,发挥基层组织机构和管理队伍在生态环境管理、监督、调解等方面的作用。
在餐饮企业、单位食堂、家庭全方位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十七)加快构建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平台。(二十二)切实提高排污者污染治理能力。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出行,倡导绿色生活和休闲模式,严格限制发展高耗能、高耗水服务业。
全面落实《吉林省清洁土壤行动计划》,以黑土地保护为核心,以治碱治沙改良培肥、防治污染提高质量为重点,突出抓好三色治理,即强化黑土地保护,让黑色更黑。加强污染环境违法犯罪案件攻坚,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精密合作,集中优势力量,用足侦查手段,用好法律法规,对危害严重、社会反响强烈的案件予以严厉打击。
推进以农村沟渠为重点的小流域治理,在乡镇、村屯人口密集处建设低成本、高效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在江河支流入河口处、重点河流沿线村屯、重点湖泊水库湖滨带等区域建设降解型人工湿地,进一步改善农村沟渠水质。意见指出,吉林要突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质量提升。
(二十)加强环境风险管控。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限制过度包装。
© 1996 - 2019 辅世长民网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海河镇